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例子一个人做一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序的解放》)
基础信息
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注音ㄘㄤˊ ㄓ ㄇ一ㄥˊ ㄕㄢ,ㄔㄨㄢˊ ㄓ ㄑ一ˊ ㄖㄣˊ
繁体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衣锦褧衣(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意思解释、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绘影绘声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费尽心机 |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