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末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雕虫末伎”。犹言雕虫小技。
出处清·纳兰性德《赋论》:“即诗赋一道,犹可以见贤人君子之用心,若遂薄之为雕虫末技,吾未见扬雄之《法言》、《太玄》可直驾《离骚》而上之。”
例子清·陈维崧《上龚芝麓先生书》:“向者粗习声律,略解组织,雕虫末技。”
基础信息
拼音diāo chóng mò jì
注音ㄉ一ㄠ ㄔㄨㄥˊ ㄇㄛˋ ㄐ一ˋ
繁体鵰蟲末技
感情雕虫末技是贬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近义词雕虫小技、雕虫末伎、雕虫小巧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邦论道(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雕虫末技的意思解释、雕虫末技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引物连类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