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伊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例子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基础信息
拼音zì yí yī qī
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
繁体自貽伊戚
感情自贻伊戚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寻烦恼、自诒伊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贯中西(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自贻伊戚的意思解释、自贻伊戚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 泣不成声 |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
| 举棋不定 |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 孙庞斗智 |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
| 博采众长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 乱世凶年 | 时世动乱,年成极坏。 |
| 鹿死谁手 |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
| 炎黄子孙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 举不胜举 | 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