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痛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同父意见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不知痛痒之人。’”
例子钱钟书《围城》:“因为这事要亲人干,旁人不知痛痒,下手太重,变成把棒打了。”
基础信息
拼音bù zhī tòng yǎng
注音ㄅㄨˋ ㄓ ㄊㄨㄥˋ 一ㄤˇ
繁体不知痛癢
感情不知痛痒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麻木。
近义词麻木不仁、不知疼痒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势不可为(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 不知痛痒的意思解释、不知痛痒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