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莼羹鲈脍莼羹鲈脍的意思
chúngēngkuài

莼羹鲈脍



莼羹鲈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例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宋 辛弃疾《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词)


基础信息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注音ㄔㄨㄣˊ ㄍㄥ ㄌㄨˊ ㄎㄨㄞˋ

繁体蒓羹鱸膾

感情莼羹鲈脍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思乡辞官。

近义词莼鲈之思

英语water shield soup and minced perc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莼羹鲈脍的意思解释、莼羹鲈脍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缝衣浅带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胸无大志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举世混浊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又红又专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诸如此类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