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蒙启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发蒙:启发蒙昧;蔽:蒙蔽。启发蒙昧。
出处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
基础信息
拼音fā méng qǐ bì
注音ㄈㄚ ㄇㄥˊ ㄑ一ˇ ㄅ一ˋ
繁体發蒙啓蔽
感情发蒙启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教师等。
近义词发蒙启滞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发蒙启蔽的意思解释、发蒙启蔽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