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轻重的成语故事


举足轻重

拼音jǔ zú qīng zhòng

基本解释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举足轻重的典故

东汉时期,有个将军叫窦融。新莽末年,为将军,后来投降刘玄,担任张掖属国都尉。刘玄败亡以后,他联合酒泉、

敦煌等五郡,割据河西,号称河西五郡大将军,势力很大。

汉光武帝刘秀取得政权后,中原的局势越来越稳定,窦融便想归归附刘秀。于是他派长史刘钧携带珍宝拜见刘秀。刘秀

很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并封窦融为凉州牧,赏赐贡黄金二百斤,还给窦融写了一封信,分析了当时政治、军事形势,肯定窦

融治理河西五郡的政绩。信中说,除朝廷和窦融之外,还有益州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器,他们都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在

此形势下,窦融的地位举足轻重,对统一全国起着关键作用。

窦融接到光武帝的信后,表示一心一意归顺朝廷/后来,他率兵协助朝廷,平定了隗器的叛乱,又灭掉了公孙述。因此,刘秀封他为安丰侯,让他担任大司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举足轻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齿牙为祸 《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手下留情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高屋建瓴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暴发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