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基本解释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出处宗璞《南渡记》第六章:“岂不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体会好起来。”
暂未找到成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闻声相思 |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
犬马恋主 |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有去无回 |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
苦口之药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庖丁解牛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风俗人情 |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鸿儒硕学 |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