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歧路的成语故事


徘徊歧路

拼音pái huí qí lù

基本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出处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若或眷恋穷城,徘徊歧路。”


徘徊歧路的典故

唐朝时期,武则天控制政权后,改国号周,自己当女皇。大将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他为扩大影响,号召天下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请当时文学家骆宾王写《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徘徊歧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歌莺舞燕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经邦论道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孤身只影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斗方名士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褒善贬恶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苦思冥想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