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则昃的成语故事


日中则昃

拼音rì zhōng zé zè

基本解释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出处《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暂未找到成语日中则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日中则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祖功宗德 《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奇花异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自拔来归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杨柳依依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杜绝言路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