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文谈字的成语故事


识文谈字

拼音shí wén tán zì

基本解释见“识文断字”。

出处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个识文谈字的人。”


暂未找到成语识文谈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识文谈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师心自是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望风扑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