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胆皆碎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dǎn jiē suì
基本解释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暂未找到成语心胆皆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胆皆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浪迹江湖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
百川归海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
鼠凭社贵 |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
尾生之信 |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刑期无刑 |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
笃近举远 |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古色古香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角巾素服 |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
茕茕孑立 |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