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刻鹄的成语故事


画龙刻鹄

拼音huà lóng kè hú

基本解释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出处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暂未找到成语画龙刻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画龙刻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偃旗息鼓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