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三窟的成语故事


冯谖三窟

拼音féng xuān sān kū

基本解释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出处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冯谖三窟的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冯谖假借他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谖回来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他为孟尝君经营三窟,使孟尝君受到齐王的重用。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冯谖三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抱头鼠窜 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初出茅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捻神捻鬼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
多多益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有约在先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