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如圭臬的成语故事

拼音fèng rú guī niè
基本解释圭:测日影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指尊崇信奉某人或事物,并且作为自己的准则。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扬善于公厅,归过于私室’的明教奉如圭臬。”
暂未找到成语奉如圭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奉如圭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发综指示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歇斯底里 |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
刑期无刑 |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
反老还童 |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
唯物主义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
暴取豪夺 |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国泰民安 |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令人满意 |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