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夜哭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 má yè kū
基本解释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出处《艾子杂说》:“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
蛤蟆夜哭的典故
艾子在海上航行,晚上停泊在孤岛上,半夜听到水底有声音传来,鼋说龙王下命令明天要把有尾巴的动物斩杀,它很害怕。蛤蟆听后也哭了起来,鼋觉得很奇怪。蛤蟆解释它害怕追溯到蝌蚪时代,那也在诛杀之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蛤蟆夜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进种善群 | 清·张鹤龄《法人篇》:“且变法之后,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此进种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决也。” |
奉命惟谨 |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铺张浪费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痛定思痛 |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自力更生 |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来踪去迹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
夫唱妇随 |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
暴取豪夺 |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