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汤两割的成语故事


三汤两割

拼音sān tāng liǎng gē

基本解释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暂未找到成语三汤两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汤两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绳之以法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满山遍野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投石问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