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挺立的成语故事


巍然挺立

拼音wēi rán tǐng lì

基本解释巍然:高大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出处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暂未找到成语巍然挺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巍然挺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手遮天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定时炸弹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唇相稽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杨柳依依
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