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的成语故事


蠢蠢欲动

拼音chǔn chǔn yù dòng

基本解释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出处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暂未找到成语蠢蠢欲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蠢蠢欲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度己以绳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动天地,感鬼神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一无所有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敬业乐群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费尽心机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