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g zhōng bào guó
基本解释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精忠报国的典故
20岁的岳飞已经是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他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 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 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 深明大义的母亲, 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 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 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 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 独当一面, 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 均获全胜, ”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区的苦难同胞, 把敌人驱逐出境, 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 上书给皇帝赵构, 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 力谏赵构返回汴京, 亲率六军北渡黄河, 这样将帅一心, 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 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 非所宜言”的罪名, 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 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 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 决心以身许国, 消灭敌人, 恢复故疆, 以报答父老乡亲.从此, 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 而且越战勇, ”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呼: ”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
1140 年, 正当岳飞奋勇前进, 胜利在望的时候, 赵构和宰相秦桧却害怕”岳家军”强大起来之后, 成为南宋政权的威胁.因此, 不惜出卖民族利益, 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 在一天之内连下12 道金牌, 强令岳飞退兵.岳飞对此极为悲愤, 长叹道: ”十年之功, 废於一旦! ”岳飞退兵时, 中原人民拦住军马, 哭声盈野, 岳飞也潸然泪下.
岳飞回到临安后, 赵构和秦桧为了向金兵求和, 诬陷他唆使部下谋反, 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送进监狱.1141 年12 月29 日, 岳飞和他儿子岳云、部将张宪等一同被害, 当时岳飞年仅39 岁.临刑前, 他奋笔疾书, 写下”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意思是”老天有眼呵, 老天有眼呵! ”岳飞被害后, 南宋与金人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 向金朝称臣纳贡, 大片国土沦於金人之手.
岳飞虽然惨遭杀害, 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 深深地铭刻在世代中国人民的心中; 而奸臣秦桧等人, 却被铸成铁像, 反剪双手, 长跪於英雄墓前, 被万世人民唾骂!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精忠报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突飞猛进 |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
一无所有 |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炒鱿鱼 | 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示,做不到这点,立即‘炒鱿鱼’!” |
敬业乐群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
一夕一朝 | 《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
色飞眉舞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沟满壕平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
正身明法 |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