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仑吞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出处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基础信息
拼音gǔ lún tūn zǎo
注音ㄍㄨˇ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繁体鶻侖吞棗
感情鹘仑吞枣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囫囵吞枣
英语swallowed a date whole(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 to read without doing any thinking for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叶知秋(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风驰电掣(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鹘仑吞枣的意思解释、鹘仑吞枣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 牛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