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披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例子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擐甲披袍大丈夫,英雄敢勇有谁知。”
基础信息
拼音huàn jiǎ pī páo
注音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ㄆ一 ㄆㄠˊ
感情擐甲披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近义词擐甲执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擐甲披袍的意思解释、擐甲披袍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