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蓬头跣足蓬头跣足的意思
péngtóuxiǎn

蓬头跣足



蓬头跣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只见黎民百姓,蓬头跣足,露体赤身,满面流血,身带重伤,口中叫喊快走。”


基础信息

拼音péng tóu xiǎn zú

注音ㄆㄥˊ ㄊㄡˊ ㄒ一ㄢˇ ㄗㄨˊ

繁体蓬頭跣足

感情蓬头跣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外表。

近义词科头跣足

英语unkempt(shock-headed and barefoot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蓬头跣足的意思解释、蓬头跣足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素昧平生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见风是雨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翘尾巴 翘:向上昂起。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
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女扮男装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众建贤才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羊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时不我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度德量力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古里古怪 怪异、奇特。
稳如泰山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