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不及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子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猫怪三则》:“今偶脱于口,驷不及舌,悔亦何及。”
基础信息
拼音sì bù jí shé
注音ㄙˋ ㄅㄨˋ ㄐ一ˊ ㄕㄜˊ
繁体駟不及舌
感情驷不及舌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说一不二。
近义词驷马难追
英语What is said cannot be unsaid.(A word and a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
拉丁语Nescit vox missa reverti.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魑魅魍魉(意思解释)
- 缝衣浅带(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随俗雅化(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驷不及舌的意思解释、驷不及舌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绝长续短 |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 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