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郭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基础信息
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注音ㄒ一ㄚˋ ㄨˇ ㄍㄨㄛ ㄍㄨㄥ
感情夏五郭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夏五郭公的意思解释、夏五郭公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路风尘 | 形容旅途辛苦。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