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之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例子闻得钱騕智勇足备,明公若驰咫尺之书,厚具礼币,只说越州贼寇未平,向董昌借钱騕来此征剿。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chǐ zhī shū
注音ㄓˇ ㄔˇ ㄓ ㄕㄨ
繁体咫尺之書
感情咫尺之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书信。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响答影随(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咫尺之书的意思解释、咫尺之书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空空荡荡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