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的意思
zūnwángrǎng

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注音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一ˊ

感情尊王攘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尊王攘夷的意思解释、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默不做声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易子而教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压岁钱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天之骄子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白日见鬼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十全大补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生死有命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生拉硬扯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春光明媚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时不我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皁”。
运筹帷幄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