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xiào

忠孝


拼音zhōng xiào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词性名词

忠孝

词语解释

忠孝[ zhōng xiào ]

⒈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引证解释

⒈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
《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国语辞典

忠孝[ zhōng xiào ]

⒈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文选·曹冏·六代论》:「由斯言之,非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闲,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总之,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

分字解释


※ "忠孝"的意思解释、忠孝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伍建章是隋朝开国的九大元勋第一位,因为功高盖世,被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封为忠孝王,后来,杨广弑父篡位。

2.罢了,念你忠孝双全,此番与北胡人作战,也颇立了些功劳,朕就算你功过相抵,不再追究你的罪责,你也不用回军中了,好好在家闭门思过。

3.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实在是自相抵触的,蔡伯喈行孝的逆境正申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现实上是皇权绝对放置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露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抵触。

4.在这部罕见的钜著中,金庸将历史、武侠、冒险、传奇、兵法、战阵与中国固有忠孝节义观念共冶於一炉;信笔挥洒,已至随心所欲的地步。

5.关公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大的威望,因为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典范。

6.日行一善,积善积德。宽厚尊崇,大仁大义。勇敢正气,不馁不退。忠孝两全,爱家爱国。诗书礼乐,绘声绘色。人生价值,激励你我。全民读书,红红火火!

7.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8.余试阅之,文史各本多陈词滥调,无非忠孝仁义;而西学各本,太半译自西洋,佶屈聱牙,难明其意。

9.他从来没有想过忠孝仁爱信义等根深柢固的教条,在许由眼里居然是一种负担,一种妨碍自由的绊脚石。

10.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