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n yīng
注音ㄊ一ㄢˊ 一ㄥ
⒈ 充塞于胸中。
例旧事填膺。——清·袁枚《祭妹文》
英be filled in the chest;
⒈ 充塞于胸膛。
引汉 王充 《论衡·程材》:“孔子 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张释之 曰:‘ 秦 任刀笔小吏,陵迟至於 二世,天下土崩。’ 张汤、赵禹,汉 之惠吏, 太史公 序累置於酷部,而致土崩。孰与通於神明、令人填膺也!”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宋 刘过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
清 方苞 《弟椒涂》:“弟赴火兮如弦惊,叫天触地兮悲填膺。”
1., 突然身边的人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她。
2., 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3., 敌人要抢走人民的粮食,大家义愤填膺。
4., 首先,鲁滨逊的反应是恐惧,继而他义愤填膺,决心在那些野人下次来犯时对他们进行伏击,尽量消灭他们。
5., 对日本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行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觉得义愤填膺。
6.两人目赤牙裂,激忿填膺,暗暗发誓,一定要替万家报仇雪恨。
7.面对敌人屠杀刘胡兰的暴行,乡亲们个个悲痛欲绝,人人义愤填膺。
8., 将军在出兵讨伐之前,宣读了一篇令人义愤填膺的檄文。
9., 最近许多人都在说,他们因为这麽多棒球球员使用类固醇而觉得义愤填膺,他们应该要如何向小孩解释这一切?
10., 更令世人义愤填膺,恨之入骨的是抗战期间,日寇在承德长城沿线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千里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