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


拼音jì yú
注音ㄐ一ˋ ㄩˊ

繁体覬覦
词性动词

觊觎

词语解释

觊觎[ jì yú ]

⒈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后汉书·杨秉传》

covet; cast greedy eyes on; harbour aggressive designs against; long for; pretend to;

引证解释

⒈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覬覦。”
杜预 注:“下不冀望上位。”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羣凶覬覦,分裂诸夏。”
《旧唐书·崔元略传》:“时 刘栖楚 自为京兆尹,有覬覦相位之意。”
清 魏源 《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明 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覬覦强宗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国 者, 中国 人之 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

国语辞典

觊觎[ jì yú ]

⒈  希望得到不该拥有的东西。

《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分字解释


※ "觊觎"的意思解释、觊觎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丰王珙因缘厄运,窃有觊觎,不慎枢机,自贻伊咎,悲矣!赞曰:《螽斯》之咏,乐有子孙。

2.赵依晨坚定的说道,同时心中震惊,原来赵敖从那时起便开始对烈阳之匣起了觊觎之心,难怪这么多年会一直这样,突然间,赵依晨仿佛明白了很多事情。

3.因此橘郡的官员希望,经过一段时间,那群海鸥能够把垃圾堆上空看成是猎鹰的势力范围而不再有觊觎之心。

4.既然我儿既是天神下凡,便是天降麟儿,还望大家代为遮瞒,免得传扬出去,引来其他部族或是妖族觊觎!

5.如今,姜采薇一人行走世间,一人独斗两大势力,偏偏她的敌人,甚至那些觊觎洞真派遗宝密录的妖魔,均不敢对她下死手。

6.密谋始作俑者是受害人的养女,据报道称,她受雇看护、料理受害人起居,由于觊觎遗产,心生歹念,遂与子女一道开始策划谋杀。

7.而三大圣地的五十名玄者也同熊族战士站在一起,此时的他们心中再没有对于兽王玄丹的觊觎之心,有的就只是对异族人的深恶痛绝。

8.这二房传到少爷这,就只有您这么根独苗,又没有外家凭恃,族产的红利外加上二房的庄田房产等等,所以族里觊觎的人多了。

9.我看他觊觎你那珍珠项链已久,如今既弄到手,绝不会完璧归赵!

10.觊觎名利、“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