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


拼音wú gū
注音ㄨˊ ㄍㄨ

繁体無辜
词性名词

无辜

词语解释

无辜[ wú gū ]

⒈  清白无罪的。

常恐无辜死。——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harmless;

⒉  无罪的人。

枉杀无辜。

an innocent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罪。

《诗·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僕。”
朱熹 集注:“与此无罪之民,将俱被囚虏而同为臣僕。”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春秋》皆承告而书,曾无变革,是则无辜者反加以罪,有罪者得隐其辜,求诸劝戒,其义安在?”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争柰我夫主无辜受禁,眼睁睁不得脱难。”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自卫团团部已经扣押了几个‘可疑的’,无辜的乡民。”

⒉  无罪的人。

《书·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史记·礼书》:“紂 剖 比干,囚 箕子,为炮格,刑杀无辜。”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我告 大山 的罪名,是煽惑乡愚,暴杀无辜。”

⒊  俗谓小儿羸病。

宋 苏轼 《与朱鄂州书》:“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最重,六畜犹尔,而况於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可谓无辜矣。”
明 胡侍 《真珠船·摹姑》:“《韵会》云:‘摹姑,小儿羸病。’今云无辜,声之讹也。”

国语辞典

无辜[ wú gū ]

⒈  无罪。

《诗经·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仆。」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天帝可怜见三功臣无辜被戮,令他每三个托生做三个豪杰出来。」

⒉  无罪的人。

《书经·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分字解释


※ "无辜"的意思解释、无辜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对于他们枪杀无辜平民,人们感到义愤填膺。

2.临战前,战士们纷纷表示,坚决消灭侵略者,为被无辜杀害的老百姓报仇雪恨。

3.李益成了害死霍小玉的作孽者,霍小玉又一再报复他,即使李益罪有应得,可被害的一系列女人,不也是无辜者吗?

4.这标志着萨达姆以及所有在他名下为虎作伥、滥杀无辜的人,已走投无路。

5.因为在靖国神社都是供奉战争死亡的军人,其中里面包括了甲级战犯,这些人挑起了战争,以极残忍的手段来杀害无辜的百姓,逼良为娼,慰安妇,造成生灵涂炭等等罪行,岂容人们去瞻仰祭拜他们。

6.如使旧置之业百废待兴,使其上层高官扶贫积弱,使齐民萌之度,使以旌善人,使为民之无辜,使百姓之梦得以终成。

7.美国的同胞们将被铁鸟攻击然后坠落,狼群在灌木丛中咆哮,无辜的鲜血迸发流出。

8.而刚才站起来的十几人都开始纷纷指责起高鹏,说高鹏的行为是私设公堂,冤枉无辜好人,还有人声称要写万人书直面当今圣上。

9.恐怖分子的炸弹攻击,不知使多少无辜民众肝脑涂地。

10.网儿撒出去,并不是为了捕捉危害我们的鹰和鸢,而是为了抓那些丝毫不妨碍我们的无辜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