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wén bù wèn
注音ㄅㄨˋ ㄨㄣˊ ㄅㄨˋ ㄨㄣˋ
成语解释
不闻不问
繁体不聞不問

⒈ 置身事外,不想闻其事亦不问其事。
例最好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
英pass over in silence; be indifferent; shut one's eyes to;
⒈ 不听也不问。
引茅盾 《色盲》三:“你还是不闻不问为妙,永远不知道更好。”
⒉ 谓不关心,不过问。
引闻一多 《贾岛》:“老年中年人忙着挽救人心,改良社会,青年人反不闻不问。”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五章:“真需要社会救济的乞丐们,只管在他身边穿梭似的来去,他也不闻不问。”
⒈ 置身事外,漠不关心。也作「不问不闻」。
引《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1.法院“大度”不闻不问这"丒化毁辱罪",虽然幸运"法不治众,法无奈红"而不了了之.
2.他总是拿忙当藉口,对家人不闻不问的。
3.他只顾自己埋头学习,对班集体的事一概不闻不问。
4.此时绿衣女子正用左手轻托着自己的茶碗,右手捻着碗盖,闲雅舒徐,用嘴轻轻吹去浮在水面上的茶末,对身周发生的一切宛若不闻不问。
5.你习惯了让我担心害怕,而我却还不习惯担心害怕后你的不闻不问。范晓萱
6.我们都要关心国家大事,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是不对的。
7.小明的学习成绩很差,但小明的父亲对此却不闻不问。
8.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不闻不问,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这是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
9.而对于百姓的事,不闻不问,甚至吃拿卡要,该办的事久拖不办。
10.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不闻不问,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这是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