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uó

民国


拼音mín guó
注音ㄇ一ㄣˊ ㄍㄨㄛˊ

繁体民國
词性名词

民国

词语解释

民国[ mín guó ]

⒈  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民国肇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the Repbulic of China (1912-1949);

引证解释

⒈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俾我四百兆昆弟同心戮力以厎虏酋 爱新觉罗氏 之命。埽除腥羶,建立民国,家给人寿,四裔来享。”

国语辞典

民国[ mín guó ]

⒈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⒉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分字解释


※ "民国"的意思解释、民国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1924年8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市内莲花井李邱氏,有女玉珍,年华双十,貌艳如花,且性情和蔼,善迎人意,故氏爱若掌珠。

2.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人民不得安宁。

3.袁世凯立刻与南京临时政府往返电商,榷定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暂居后宫,由民国政府供养等八项条款。

4.他写这本回忆录时,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但凭着记忆力描绘起苏州风物与民国初年人物,楚楚有致,亲切感人,令人有历历在目之感。

5.上学的时候通过语文书和民国文人相熟,那时候他们首先是“革命家”,然后是“思想家”,最后才是“文学家”或“专家”,在用小说、散文、诗歌、话剧抒发国家民族大义之余,还要用试卷来难为广大学生,一旦考完试便与我无关,这是前话。李舒

6.马任全年幼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父亲的书箧中有套盖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就任纪念邮戳的北京老版半分至二元的小套票,于是拿出来反复把玩,爱不释手。

7.在各种因素汇合下,这些武装力量没有改造演变为对国内政治纷争保持中立的现代国家军队,反而在私利驱动下,进一步堕落为大小军官争权夺利的工具,成了民国时期政治恶化的主要因素。

8.洪秀柱说,无论从国际法、历史、地理、地质、使用等观点而言,钓鱼台列屿属于“中华民国”固有领土不容置疑。

9.研究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民国,无论对于还原历史真相,还是对于“钱学森之问”,都不无裨益。

10.在各种因素汇合下,这些武装力量没有改造演变为对国内政治纷争保持中立的现代国家军队,反而在私利驱动下,进一步堕落为大小军官争权夺利的工具,成了民国时期政治恶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