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词语解释
南京[ nán jīng ]
⒈ 古都名。唐安史之乱,玄宗奔蜀。到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还都长安,遂将蜀郡改为成都府,建号南京。
⒉ 古都名。契丹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迁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
⒊ 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
⒋ 古都名。宋大中祥符七年,因应天府为赵匡胤旧藩,建为南京。地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建炎元年,高宗继位于南京,即此。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六。
⒌ 古都名。金天辅七年,以新得辽地南京(即燕京)六州归宋,改以平州为南京。
⒍ 古都名。金初称北宋故都开封府为汴京,贞元元年改称南京。贞佑二年迁都于此。
⒎ 古都名。明洪武元年八月建都于江南应天府,永乐间迁都北京,改应天府为行在,正统间建为南京。清为江宁府治,而仍沿南京之称。即今南京市。
引证解释
⒈ 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乱, 玄宗 奔 蜀。到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遂将 蜀郡 改为 成都府,建号 南京。
引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虽夸 上林苑,南京 还有 散花楼。”
⒉ 古都名。 契丹 神册 四年葺 辽阳 故城建 东平郡。天显 三年迁 东丹国 都于此,升为 南京。
⒊ 古都名。 契丹 会同 元年得 幽 蓟 十六州,升 幽州 为 幽都府,建号 南京。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辽太宗 把皇都建号 上京,称 临潢府。
引幽州 称 南京。”
⒋ 古都名。 宋 大中 祥符 七年,因 应天府 为 赵匡胤 旧藩,建为 南京。地在今 河南 商丘县 南。 建炎 元年, 高宗 继位于 南京,即此。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卷六。
⒌ 古都名。 金 天辅 七年,以新得 辽 地 南京 (即 燕京 )六州归 宋,改以 平州 为 南京。
⒍ 古都名。 金 初称 北宋 故都 开封府 为汴京, 贞元 元年改称 南京。贞祐 二年迁都于此。
引宋 周煇 《北辕录》:“九日,至 东京。虏改名 南京 ……按 东京,春秋 卫、陈、郑 三国之境,古 大梁城 也。”
⒎ 古都名。 明 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于 江南 应天府,永乐 间迁都 北京,改 应天府 为行在, 正统 间建为 南京。清 为 江宁府 治,而仍沿 南京 之称。即今 南京市。
引清 孙枝蔚 《初至南京客有谈南京事者感赋》诗:“南京 歌舞骄南渡,四镇功名误四方。”
国语辞典
南京[ nán jīng ]
⒈ 地名。位在江苏省西南部。东有钟山,西、北临长江,依山面水,中间为秦淮河和长江的冲积平原,形势险要。战国时称为「金陵」,三国时吴国于此建都,改称为「建业」。后东晋、宋、齐、梁、陈皆以南京为首都,改称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称为「应天府」。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为「南京」名称的由来。
⒉ 城市名。参见「南京市」条。
英语Nanjing subprovincial city on the Changjiang,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江蘇|江苏, capital of China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法语Nankin, Nanjing
分字解释
※ "南京"的意思解释、南京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更多类别开业祝福短信(60)爱情祝福短信(299)国际家庭日祝福短信(144)立冬祝福短信(293)七夕节祝福短信(263)中国旅游日祝福短信(86)喜得贵子祝福短信(52)姐妹节祝福短信(26)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短信(65)安慰短信(125)国际禁毒日祝福短信(281)亲亲日祝福短信(42)母亲节祝福短信(152)五四青年节祝福短信(93)芒种祝福短信(288)世界勤俭日祝福短信(244)求婚短信(247)要发日祝福短信(43)满月酒短信(73)谷雨祝福短信(212)
2.南京国府通电,汉奸张敬尧是被民间“锄奸救国团”击毙的,日本人没寻到国府的把柄,也只能吃了个哑巴亏。
3.飘如游云:我们曾如此孱弱——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4.这一派别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建立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的政府,对此,学界已有研究;二是以孙中山的遗愿为圭臬,召集国民会议,制定约法。
5.南京奥体看“海市蜃楼”?网友“洋橄榄绿”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南京新街口看“海市蜃楼”?扬子晚报记者。
6.动物之间,是弱肉强食。人类之间,当和平共处。江山如画,绿草如茵,应相敬如宾。血染长江,愤满中华,南京大屠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众志成城,我们爱好和平。祝伟大的祖国。
7.在金钱的花花世界诱惑下,人民的子弟兵拒腐蚀,永不沾,被誉为南京路上好八连。
8.第十六届“解放军报奖学金”颁奖大会昨日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
9.博物馆的新址在南京珍珠泉茂盛碧绿的草木景观环绕间,中国国际实践建筑艺术展览区入口处。
10., 不久,南京第八师等部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起讨袁的大旗,於8月11日宣布恢复独立,士兵们义愤填膺,人自为战,与重兵云集的北洋军展开了顽犟的血战。
相关词语
- yuè nán越南
- hé nán河南
- jīng dū京都
- nán jīng南京
- nán jīng南京
- nán lóu南楼
- nán shǐ南史
- běi jīng北京
- jīng guān京官
- dōng jīng东京
- jìn jīng进京
- xī nán西南
- nán lù xú南路徐
- jīng chá京察
- nán jīn dōng jiàn南金东箭
- sū lǐ nán苏里南
- nán zhì南至
- dōng nán东南
- nán fāng南方
- jīng lǐ京里
- nán tíng tíng cháng南亭亭长
- nán cháo南朝
- nán zhēng běi zhàn南征北战
- nán běi rén南北人
- nán qiāng běi diào南腔北调
- hé nán和南
- nán háng jì南行记
- nán jú běi zhǐ南橘北枳
- nán yáng qún dǎo南洋群岛
- qiáo nán峤南
- nán bēn南奔
- jīng zhí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