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诉讼


拼音sù sòng
注音ㄙㄨˋ ㄙㄨㄥˋ

繁体訴訟
词性名词

诉讼

词语解释

诉讼[ sù sòng ]

⒈  法律名词。诉讼是人民或检察官请求司法官本着司法权作裁判的行为。

民事诉讼。

lawsuit; litigation; legal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向执法机关提出控告、申诉,要求评判曲直是非。

《后汉书·陈宠传》:“西州 豪右并兼,吏多姦贪,诉讼日百数。”
宋 苏舜钦 《太子太保韩公行状》:“郡将 皇甫选 为世吏师,开公治状,叹伏不已,又貽之书而称美之。自是他邑诉讼之不决者,必属公平处。”
梁斌 《红旗谱》五一:“严知孝 不愿走动衙门,多管诉讼上的俗事。”

国语辞典

诉讼[ sù sòng ]

⒈  法律上指因私权不获履行、受到侵害、或其他事项争执不能解决时,请求司法机构本于司法权,依法裁判的行为。

分字解释


※ "诉讼"的意思解释、诉讼是什么意思由飘渺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诉讼程序中,债务人振振有辞否认责任,债权人苦苦哀求仿佛在讨施舍的情景不也使人心惊吗?

2.法官可以在不妨碍辩护权行使和在指控罪名的框架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直接变更指控罪名,其他情形下应商请公诉机关变更诉讼。

3.简易程序是和普通程序并列而存的独立的第一审程序,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它是实现诉讼活动公正、效益的有效方式。

4.一百零一、为什么人们讨厌收到律师函?因为律师函意味着坏消息。它们严肃当真,难以理解。它们使用生僻古怪的术语,往往也带有诉讼的威胁。

5.必和必拓称这起诉讼毫无实益,并誓言将为自己辩护.在一份声明稿中,这家澳洲矿业巨擘表示,相信这起诉讼不会拖延收购时程.

6.诉讼的公正性,就是要既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两者不可偏废。

7.那么股东派生诉讼就会演变成原告股东与被告侵权人的大战,而真正的权利受侵害方却置身事外,但诉讼的最终结果却要由置身事外的公司来承担,这显然不符合诉讼的基本原理。

8.刑事缺席审判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时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公诉方和辩护人到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的审判活动。

9.为了使证据立法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有必要研究民事证据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的辩证而统一的关系,有必要论证民事证据法中有许多内容,尤其是证据规则,无法为一个自身内容和谐协调的民事诉讼法所容纳。

10.因为附带民事诉讼有其特殊性,被告人羁押在案,其家庭往往也一贫如洗,其本身又要接受刑事处罚,赔偿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造成两种判决方式都无法最终执行的根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