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成语解释
仗义执言
繁体仗義執言
⒈ 凭据义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 范 名 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法国 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义,说话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四国悔罪,王室之福。」
1.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2.今我国以存亡关系,故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未必不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冲之余地,仗义执言,以待国际同盟之裁判。
3.在另一方面,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所可得者。在那骇人听闻的所谓什么“大革命”中,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难忘的。季羡林
4.张师傅为人公道,能仗义执言,敢打抱不平。
5.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6.爱卿敢于仗义执言,说明爱卿胸怀坦荡,朕很欣慰。
7.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记,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
8.1547虽然不太待见楚魂,不过看到楚魂因为仗义执言被胖子袭击也不由着急起来。
9.现在,也是他仗义执言,自己才获得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10.在知识分子受到压制的关头,他敢于仗义执言za ojv.com,他的功德和形象在中国知识界永远闪烁着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