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令
词语解释
使令[ shǐ lìng ]
⒈ 使唤。
例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
英order about;
⒉ 供使唤的人。
例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言常兢兢。——韩愈《永贞行》
英servant;
引证解释
⒈ 差遣,使唤。
引《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
《水浒传》第一一〇回:“次日, 王都尉 自来问 宋江,求要铁叫子 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
清 唐甄 《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
⒉ 亦作“使伶”。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
引《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颜师古 注:“使令,所使之人也。”
唐 韩愈 《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使》:“廝役,谓之使伶。”
国语辞典
使令[ shǐ lìng ]
⒈ 使唤、差遣。
引《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
近役使 差遣
⒉ 仆人、随从。
引《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最近近义词查询:
谢谢的近义词(xiè xiè)
造就的近义词(zào jiù)
特长的近义词(tè cháng)
遗憾的近义词(yí hàn)
稳定的近义词(wěn dìng)
逼近的近义词(bī jìn)
协议的近义词(xié yì)
下班的近义词(xià bān)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谋取的近义词(móu qǔ)
损坏的近义词(sǔn huài)
鲜明的近义词(xiān míng)
阻挠的近义词(zǔ náo)
家乡的近义词(jiā xiāng)
替身的近义词(tì shēn)
排列的近义词(pái liè)
防止的近义词(fáng zhǐ)
教室的近义词(jiào shì)
涉猎的近义词(shè liè)
梦想的近义词(mèng xiǎng)
光顾的近义词(guāng gù)
许多的近义词(xǔ duō)
同等的近义词(tóng děng)
嘉奖的近义词(jiā jiǎng)
白发的近义词(bái f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