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摇摇欲坠的近义词(yáo yáo yù zhuì)
年岁的近义词(nián suì)
平日的近义词(píng rì)
如果的近义词(rú guǒ)
至交的近义词(zhì jiāo)
念念不忘的近义词(niàn niàn bù wàng)
明亮的近义词(míng liàng)
造作的近义词(zào zuò)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儿歌的近义词(ér gē)
平均的近义词(píng jūn)
任职的近义词(rèn zhí)
顿首的近义词(dùn shǒu)
老是的近义词(lǎo shì)
守正不阿的近义词(shǒu zhèng bù ē)
及格的近义词(jí gé)
难题的近义词(nán tí)
取代的近义词(qǔ dài)
开心的近义词(kāi xīn)
如何的近义词(rú hé)
仍是的近义词(réng shì)
披露的近义词(pī lù)
特质的近义词(tè zhì)
强烈的近义词(qiáng liè)
抱怨的近义词(bào yu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