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谏之义
三谏之义 (三諫之義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jiàn zhī yì,三谏之义是中性词。。。。

拼音读音
拼音sān jiàn zhī yì
怎么读
注音ㄙㄢ ㄐ一ㄢˋ ㄓ 一ˋˊ
繁体三諫之義
出处《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例子东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义,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成语三谏之义的拼音、三谏之义怎么读由飘渺网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三谏之义)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神经过敏 |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说来话长 |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不择手段 | 择:挑选;选择。不选什么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连抵其隙 |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
莫明其妙 |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