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君致仕还乡
[宋代]:苏辙
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
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
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
食廪济寒饿,婚嫁营羁孤。
千金赴高义,脱手曾须臾。
晚为二千石,得不偿所逋。
抚掌不复言,但以文字娱。
我恨见公迟,冉冉重霜须。
高吟看落笔,剧饮惊倒壶。
负罪不自知,适意忘忧虞。
忽闻叩天阍,言旋故山庐。
朋友不及谋,亲戚亦惊呼。
人生各有意,何暇问俗徒。
嗟我好奇节,叹公真丈夫。
天高片帆远,目断青风徂。
惟应东宫保,迎笑相携扶。
古人避世事,豈問家有無。
但言鴻鹄性,不受樊籠拘。
公家昔盛時,阡陌連三衢。
食廪濟寒餓,婚嫁營羁孤。
千金赴高義,脫手曾須臾。
晚為二千石,得不償所逋。
撫掌不複言,但以文字娛。
我恨見公遲,冉冉重霜須。
高吟看落筆,劇飲驚倒壺。
負罪不自知,适意忘憂虞。
忽聞叩天阍,言旋故山廬。
朋友不及謀,親戚亦驚呼。
人生各有意,何暇問俗徒。
嗟我好奇節,歎公真丈夫。
天高片帆遠,目斷青風徂。
惟應東宮保,迎笑相攜扶。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唐代:
皇甫冉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北固多陳迹,東山複盛遊。铙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宋代:
周紫芝
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损沈休文。
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雲。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将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宋代:
王炎
镜中忽忽老侵寻,政坐文穷自陆沉。
独对西风搔短发,欲谋小隐背初心。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隐背初心。
明代:
王世贞
裁呼小草便无闻,祇为惭他誓墓文。若道长安车马色,春风吹作五陵云。
裁呼小草便無聞,祇為慚他誓墓文。若道長安車馬色,春風吹作五陵雲。
元代:
岑安卿
崖阴滴珠玑,清蓄鲛人泣。瓷罂汲新寒,满贮归须急。
外渗如方诸,中乾匪人吸。君看铅汞流,金铁犹漏湿。
崖陰滴珠玑,清蓄鲛人泣。瓷罂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宋代:
陆佃
太守无堪久借留,君王恩礼与升州。亲舆自可时来往,渔唱犹能数献酬。
风色得经扬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独傍师门想见丘。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
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