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
[宋代]:韩维
群峰罗立青搀搀,中有佛庙名香严。
飞泉汹涌出峰后,四时激射苍岩。
跳珠喷雪几百丈,下注坎险钟为三。
援萝俯瞰石底净,明镜光溢青瑶函。
淙流上走渠为窦,左右吞啮何其馋。
缘源散讨不知极,但见洞穴争嵚嵌。
攀藤直上出云背,岩户秘邃疑神缄。
仰窥阴洞看悬乳,白龙垂须正{上髟下监}鬖。
或凝如盖覆宛宛,或散如指长掺掺。
有台高下且十数,如以势位相临监。
平铺老藓柔可坐,谁藉绿罽遗不拈。
北山之石何琐碎,形制一一如镌鑱。
叩之清越诸谷应,不意此地闻韶咸。
已霜桂树垂冻壁,未腊梅蕊辉晴岚。
浮屠曰仙好事者,奄有胜迹穷搜探。
书之远寄龙山下,云此仅止存都凡。
先生以本来示我,谓我所好同甘鹹。
相期历览在他岁,事高意笃非予堪。
人生萧散不易得,常苦世累为羁衔。
吾徒幸当治平日,况又无事于牵贪。
便须巾车不可后,愿以几杖从君南。
群峰羅立青攙攙,中有佛廟名香嚴。
飛泉洶湧出峰後,四時激射蒼岩。
跳珠噴雪幾百丈,下注坎險鐘為三。
援蘿俯瞰石底淨,明鏡光溢青瑤函。
淙流上走渠為窦,左右吞齧何其饞。
緣源散讨不知極,但見洞穴争嵚嵌。
攀藤直上出雲背,岩戶秘邃疑神緘。
仰窺陰洞看懸乳,白龍垂須正{上髟下監}鬖。
或凝如蓋覆宛宛,或散如指長摻摻。
有台高下且十數,如以勢位相臨監。
平鋪老藓柔可坐,誰藉綠罽遺不拈。
北山之石何瑣碎,形制一一如镌鑱。
叩之清越諸谷應,不意此地聞韶鹹。
已霜桂樹垂凍壁,未臘梅蕊輝晴岚。
浮屠曰仙好事者,奄有勝迹窮搜探。
書之遠寄龍山下,雲此僅止存都凡。
先生以本來示我,謂我所好同甘鹹。
相期曆覽在他歲,事高意笃非予堪。
人生蕭散不易得,常苦世累為羁銜。
吾徒幸當治平日,況又無事于牽貪。
便須巾車不可後,願以幾杖從君南。
唐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729篇) 〕
明代:
黄仲昭
按节遥冲瘴雨寒,西风闻讣泪交潸。忆君九曲分岐去,问我三山岁月还。
柏府此时经旧宅,泉台无路觅清颜。全归俯仰应无愧,百岁谁能脱此关。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舊宅,泉台無路覓清顔。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两汉:
佚名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一丘一壑。野鶴孤雲随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宋代:
赵蕃
不堪积暑滞烦疴,幸甚新凉脱网罗。闻道重阳更逢闰,今年节意属秋多。
不堪積暑滞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清代:
李天馥
消息惊传《鵩赋》成,悠悠天道意难平。不禁秋夜汍澜泪,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旧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觉司勋梦,无复江湖载酒行。
消息驚傳《鵩賦》成,悠悠天道意難平。不禁秋夜汍瀾淚,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舊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覺司勳夢,無複江湖載酒行。
清代:
陈宝琛
有子端应胜买田,苇间待汝共延缘。不须灯下吴江雨,相见论诗动隔年。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