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德季润忠孝诗
[元代]:程钜夫
南昌赵氏子,早岁遭艰虞。骨肉不相保,万国为囚俘。
释缚燕赵间,遂为郑家奴。荡荡天宇阔,亹亹日月徂。
转瞬四十年,朝夕劳且劬。主翁岂无恩,不得齐民俱。
主翁父子没,悉力持且扶。有客南昌来,解后谈厥初。
问知家中事,五内犹摧刳。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馀。
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涟如。委曲陈其情,愿母哀其愚。
主母为之悲,暂许奉康娱。星言整去装,策马登长途。
山川日以异,旬朔奄相踰。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庐。
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于。恸哭父兄前,邻里皆欷歔。
生者幸少慰,死者归黄垆。主恩不可忘,母养不可虚。
黾勉与母辞,复返郑氏居。主母惊且喜,左右咸欢呼。
赵子令至前,授以咫尺书。汝孝通神明,汝义薄天衢。
永为故乡民,汝去初踌躇。赵子再拜谢,洒血满襟裾。
主恩一未报,何用早归欤。主翁积忠劳,封谥焉可无。
穹碑表墓毕,逝将还故墟。主翁有遗嗣,无罪倏见诛。
奋身伏王庭,誓死诉冤诬。白日回其光,天道划昭苏。
岂独全郑门,高风动皇都。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芜。
安知磊落人,沦此氓隶徒。飞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闾。
郁郁文献邦,盛事映梅徐。母寿涉千龄,闻有驷马车。
吾闻善必报,此理天不渝。我作忠孝诗,永激顽懦夫。
南昌趙氏子,早歲遭艱虞。骨肉不相保,萬國為囚俘。
釋縛燕趙間,遂為鄭家奴。蕩蕩天宇闊,亹亹日月徂。
轉瞬四十年,朝夕勞且劬。主翁豈無恩,不得齊民俱。
主翁父子沒,悉力持且扶。有客南昌來,解後談厥初。
問知家中事,五内猶摧刳。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馀。
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漣如。委曲陳其情,願母哀其愚。
主母為之悲,暫許奉康娛。星言整去裝,策馬登長途。
山川日以異,旬朔奄相踰。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廬。
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于。恸哭父兄前,鄰裡皆欷歔。
生者幸少慰,死者歸黃垆。主恩不可忘,母養不可虛。
黾勉與母辭,複返鄭氏居。主母驚且喜,左右鹹歡呼。
趙子令至前,授以咫尺書。汝孝通神明,汝義薄天衢。
永為故鄉民,汝去初躊躇。趙子再拜謝,灑血滿襟裾。
主恩一未報,何用早歸欤。主翁積忠勞,封谥焉可無。
穹碑表墓畢,逝将還故墟。主翁有遺嗣,無罪倏見誅。
奮身伏王庭,誓死訴冤誣。白日回其光,天道劃昭蘇。
豈獨全鄭門,高風動皇都。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蕪。
安知磊落人,淪此氓隸徒。飛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闾。
郁郁文獻邦,盛事映梅徐。母壽涉千齡,聞有驷馬車。
吾聞善必報,此理天不渝。我作忠孝詩,永激頑懦夫。
唐代·程钜夫的简介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
► 程钜夫的诗(59篇) 〕
唐代:
赵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谪仙依旧是仙才。
犹堪与世为祥瑞,曾到蓬山顶上来。
莫向花前泣酒杯,谪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宋代:
潘牥
问渠得似山间日,犹自筠笼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明代:
王立道
我本陆沈久,幽栖意自宜。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
种竹先留径,移花欲傍池。门前剡溪棹,来往更无期。
我本陸沈久,幽栖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唐代:
李中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律以和应,□以感通。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太皞禦氣,勾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以感通。鼎俎修蚃,時惟禮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