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祎的诗 >
凤林乡乃王氏初迁之地子孙散处既久至正戊戌兵戈扰攘余至凤林访诸宗族为避地之计因赋诗见意示子姓云
凤林乡乃王氏初迁之地子孙散处既久至正戊戌兵戈扰攘余至凤林访诸宗族为避地之计因赋诗见意示子姓云
[明代]:王祎
凤林县南鄙,山僻田衍腴。维婺望王氏,吾祖始所居。
子孙既散处,往往乡相都。绵延四百载,馀裔犹纷敷。
悬知本根茂,枝叶自扶疏。我家县隅北,去此两舍涂。
避地乃此来,属时正艰虞。所来为宗族,岂以势利趍。
群从相温存,恩意何廑渠。谓言贷我粟,亦复假我庐。
而我懒生事,俯仰缺所需。未应造物者,困此七尺躯。
蠖屈本求伸,兔藏非过图。重维首丘义,讵敢昧厥初。
尚思朝阳鸣,瑞世谐贞符。
鳳林縣南鄙,山僻田衍腴。維婺望王氏,吾祖始所居。
子孫既散處,往往鄉相都。綿延四百載,馀裔猶紛敷。
懸知本根茂,枝葉自扶疏。我家縣隅北,去此兩舍塗。
避地乃此來,屬時正艱虞。所來為宗族,豈以勢利趍。
群從相溫存,恩意何廑渠。謂言貸我粟,亦複假我廬。
而我懶生事,俯仰缺所需。未應造物者,困此七尺軀。
蠖屈本求伸,兔藏非過圖。重維首丘義,讵敢昧厥初。
尚思朝陽鳴,瑞世諧貞符。
唐代·王祎的简介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 王祎的诗(242篇) 〕
宋代:
释昙贲
浓将红粉傅了面,满把真珠盖却头。不识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凉州。
濃将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两汉:
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抚运桓扰。功并敷土,道均汝坟。
止戈曰武,经纬称文。鸟龙失纪,云火代名。受终改物,作我宋京。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聖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雲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明代:
王樵
西对三茅意自閒,谁知湖外有青山。小楼堪筑平沙上,两面回看兴未阑。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清代:
李锴
比邻七十载,为客谢淹留。忍草自长碧,妙香时一浮。
世情争梦幻,佛面老春秋。愁绝斜阳外,谁家百尺楼。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争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清代:
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声含宫商人不知。斲瑶琴长四尺,轻如一片番流离。
石音最是难调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来太古本无弦,不是希声知者寡。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
宋代:
杨万里
若道寻春被雨催,如何随处两三杯。
晚晴晓雨如翻手,有底亏侬不好来。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随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侬不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