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鹗的诗 > 玉泉山二首 其二

玉泉山二首 其二

[清代]:刘鹗

孤塔苍崖结搆牢,岿然俯视世滔滔。烟云连野心同远,楼阁依山步渐高。

性本虚明宜自得,无经悟入亦徒劳。可怜有客勤三礼,不见灵光现玉毫。

刘鹗简介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刘鹗的诗(249篇)

猜你喜欢

和袁望回

宋代王之道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梦北郭生

明代唐之淳

美人星冠云绮裳,自我不见今三霜。常时开口咏凤凰,律中角徵宫羽商。

江妃河伯权相将,山鬼木魅无精光。俄然一斥万里乡,十口奔驰饥无糠。

偈颂六十五首

宋代释普济

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

赠王尊师

唐代姚合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海岸夜中常见日,
仙宫深处却无山。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
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题道士郑渭滨诗卷

宋代冯去非

江湖曾是饮清波,笔染霜华秋最多。

梦里诵君新句子,觉来无奈月明何。

潢上钓鱼得四十九枚戏成小诗

清代李英

偶结西河叟,朝朝驻水滨。谁知麋鹿性,还与白鸥亲。

草伏情偏剧,风餐岁更贫。因思游北固,曾作钓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