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宋代]:魏了翁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试令立柱与画捲,椳闑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稛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聖學不嗣千馀年,并與小學遺其傳。其間明道甯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況今經字宗開元,請觀未有韻書前。訓纂字林形相沿,形聲叠推義乃全。
韻書既作人趨便,未能書法窮根原。但以聲韻求諸篇,形存聲亡韻亦牽。
叔重少溫工磨研,二徐鄭郭相後先。書法賴此差綿延,許李焉得無謬愆。
楚金分韻猶拘攣,若更舍此徇俗妍。不學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來臨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攜書過我渠江邊。試令立柱與畫捲,椳闑畿礎杗桷椽。
已能諧世而取憐,猶欲度外求方圜。眉山夫子思湧泉,相與共講扶其偏。
道士稛載明當還,更以一語申卷卷。能于此處知其端,事事物物誰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無加焉。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675篇) 〕
明代:
张以宁
画省昼岑寂,坐来风叶鸣。雨晴鳷鹊观,秋满凤凰城。
许国丹心在,怀乡白发生。所惭无寸补,载笔直承明。
畫省晝岑寂,坐來風葉鳴。雨晴鳷鵲觀,秋滿鳳凰城。
許國丹心在,懷鄉白發生。所慚無寸補,載筆直承明。
唐代:
阎宽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
林修竹
池塘半亩新荷小,梦稳日方长。藤床竹枕,心平气爽,初夏风光。
青春何处,年华如逝,无限思量。寄怀只在,风花雪月,恕我清狂。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
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隻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宋代:
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语只平平。意广真堪笑,情亲却自惊。
瘦筇殊未到,短笛为谁横。肺病虽羸甚,犹能倒屣迎。
君才元落落,吾語隻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明代:
杨慎
杨林今日是昭关,白首拘留未得还。渔父浣纱浑不见,断肠今古泪潺湲。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元代:
赵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诗书师法在,簪绂相门传。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边。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绂相門傳。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