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
[清代]:顾炎武
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卓哉李先生,九流称博综。心鄙马季长,不作西第颂。
屏居向郊坰,食淡常屡空。清修比范丹,聪记如应奉。
力学不求闻,终焉老家巷。同时程中丞,一疏亦惊众。
玉玺安足陈,亟进名臣用。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
世推山东豪,三李尤放纵。祠奄与哭典,后先相伯仲。
初踰士类闲,竟折邦家栋。悲哉五十年,风尘尚澒洞。
我来拜遗阡,增此儒林重。虽无謦咳接,犹有风流送。
自非随武贤,九原谁与从。
人生無賢愚,大節本所共。蹉跎一失身,豈不負弦誦。
卓哉李先生,九流稱博綜。心鄙馬季長,不作西第頌。
屏居向郊坰,食淡常屢空。清修比範丹,聰記如應奉。
力學不求聞,終焉老家巷。同時程中丞,一疏亦驚衆。
玉玺安足陳,亟進名臣用。黨論正紛挐,中朝并嚚訟。
世推山東豪,三李尤放縱。祠奄與哭典,後先相伯仲。
初踰士類閑,竟折邦家棟。悲哉五十年,風塵尚澒洞。
我來拜遺阡,增此儒林重。雖無謦咳接,猶有風流送。
自非随武賢,九原誰與從。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 顾炎武的诗(280篇) 〕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渐深。收子未储千颗玉,封侯宁抵万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馈燕南岁岁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树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元代:
刘诜
七月今年凉气高,墙东古木夜萧骚。孤城残月角初动,野屋秋风鸡乱号。
万事惟馀双短鬓,百龄须用几绨袍。故人莫荐扬雄赋,衰老难胜执戟劳。
七月今年涼氣高,牆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号。
萬事惟馀雙短鬓,百齡須用幾绨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
张海鸥
天分白水落增城,许此江山锦绣盟。仙子灵风矜善弱,古藤神脉佑繁荣。
大丰峡谷河流远,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饮,也宜风雅也怡情。
天分白水落增城,許此江山錦繡盟。仙子靈風矜善弱,古藤神脈佑繁榮。
大豐峽谷河流遠,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飲,也宜風雅也怡情。
宋代:
杨亿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
西來赴調合關繻,黃绶風塵厭九衢。
祖席且同開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