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仲甄赴廷试
[宋代]:李吕
我昔尝为东南行,烦君载酒送城阈。
酒阑上马意恻怆,似叹飞沉异鳞翮。
我言君岂哙等伍,霜蹄偶蹶未为失。
整衔易辔便千里,宁比驽骀才寸尺。
转头日月曾几何,君已声名满蟾窟。
笑呼扁舟下吴会,去意猛作秋鹰制。
君家艺德知何年,弟兄头角俱突兀。
仙枝万丈不供折,人家生子叹豚犊。
春归洲渚波面肥,江神为君好风日。
君王正御紫宸朝,蜀士半居青琐闼。
牵联即日九天上,判司卑尺等厮役。
向来於我作鱼羡,吾今洗眼看鹏击。
人生行止特未定,遇坎乘流听造物。
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
我昔嘗為東南行,煩君載酒送城阈。
酒闌上馬意恻怆,似歎飛沉異鱗翮。
我言君豈哙等伍,霜蹄偶蹶未為失。
整銜易辔便千裡,甯比驽骀才寸尺。
轉頭日月曾幾何,君已聲名滿蟾窟。
笑呼扁舟下吳會,去意猛作秋鷹制。
君家藝德知何年,弟兄頭角俱突兀。
仙枝萬丈不供折,人家生子歎豚犢。
春歸洲渚波面肥,江神為君好風日。
君王正禦紫宸朝,蜀士半居青瑣闼。
牽聯即日九天上,判司卑尺等厮役。
向來於我作魚羨,吾今洗眼看鵬擊。
人生行止特未定,遇坎乘流聽造物。
唯有名節不可污,與君相期保黃發。
唐代·李吕的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 李吕的诗(224篇) 〕
清代:
易顺鼎
柳家井畔,感传书无路。雾阁荒唐吊龙女。便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
下界忒无聊,我劝银蟾,飞到人间最空处。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风露。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清代:
商可
柔绿阴无际,垂帘昼似年。莺声催午课,花气拥春眠。
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莺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随兄治硯田。潛心看内則,鈔得兩三篇。
宋代:
魏了翁
祖宗德泽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几见高冈鸣凤集,又盾层浪化鱼新。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明代:
陈子升
祇园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独自留方丈,诸天不寂寥。
行踪泥芳草,吟兴写芭蕉。已作逃禅客,无烦折简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禅客,無煩折簡招。
:
黄节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式闾過裡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竈,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宋代:
马廷鸾
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雲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