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宋代]:廖刚
闻说长安少,祈求废寝兴。精禋俄感格,飘舞遽萦仍。
剪水瑶花怯,摇风柳絮凝。共忻田有麦,谁念客无缯。
洒迥春恩阔,侵窗晓色增。路漫三径草,光掩九华灯。
栖鸟浑无托,渔舠渐弗胜。冈峦徒见陇,阡陌不留塍。
庭玉堆盈尺,台云叠几层。困袁那有意,饱武亦何能。
斗帐愁孤椀,围炉忆并肱。携瓶闲煮茗,坎地学藏冰。
周雅何妨咏,燕山讵可登。齐宫当日景,谢句异时称。
抱膝愁无侣,传笺喜得朋。郢歌元独妙,楚曲更相应。
跛足惭追骥,凡材强就绳。汗颜从夺锦,痛饮欲临渑。
喻问悬荀鹤,虞弦动沈鹏。故应聊遣兴,布鼓岂鼟鼟。
聞說長安少,祈求廢寝興。精禋俄感格,飄舞遽萦仍。
剪水瑤花怯,搖風柳絮凝。共忻田有麥,誰念客無缯。
灑迥春恩闊,侵窗曉色增。路漫三徑草,光掩九華燈。
栖鳥渾無托,漁舠漸弗勝。岡巒徒見隴,阡陌不留塍。
庭玉堆盈尺,台雲疊幾層。困袁那有意,飽武亦何能。
鬥帳愁孤椀,圍爐憶并肱。攜瓶閑煮茗,坎地學藏冰。
周雅何妨詠,燕山讵可登。齊宮當日景,謝句異時稱。
抱膝愁無侶,傳箋喜得朋。郢歌元獨妙,楚曲更相應。
跛足慚追骥,凡材強就繩。汗顔從奪錦,痛飲欲臨渑。
喻問懸荀鶴,虞弦動沈鵬。故應聊遣興,布鼓豈鼟鼟。
唐代·廖刚的简介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 廖刚的诗(159篇) 〕
明代:
罗玘
阳羡城边水,征西庙后山。气应作云雨,公独住中间。
昔道九州隘,今随一鹤閒。且当熙皞日,春酒驻酡颜。
陽羨城邊水,征西廟後山。氣應作雲雨,公獨住中間。
昔道九州隘,今随一鶴閒。且當熙皞日,春酒駐酡顔。
:
朱帆
北望长安,悲华夏,又倾梁柱。百年恨、浏阳河水,两番腾怒。
壮士断头除旧制,英雄振臂开新路。问苍天,底事丧斯人,天不语。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宋代:
陈舜俞
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过岭已怜云满{革登},穿林宁恨露沾衣。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雲滿{革登},穿林甯恨露沾衣。
近现代:
袁荣法
四合烽烟,更无閒地悲离黍。旧家池馆闭东风,呜咽淮流语。
海上红桑万亩。驾楼台、珠尘绣雾。吟壶一粟。戢影繁华,崚扃门户。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台、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明代:
李孙宸
从子吾家彦,气骨负高奇。少小同铅椠,古道相与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随。两雏赖教植,余亦借箴规。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椠,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随。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
宋代:
张扩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妆无数招不应,曾与先生护名节。
即今湖上荆棘满,谁见穿林度飞雪。道傍数本忽照眼,所喜风流未中绝。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